当前位置:首页> 文学>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

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

  • 钟蓉阳钟蓉阳
  • 文学
  • 2025-09-21 08:35:03
  • 206

名词解释创造社
 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。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,主要成员有郭沫若、郁达夫等。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,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,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,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,力求本身之完美,同时,他们又。

名词解释创造社
 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,主要成员郭沫若、郁达夫等,主要出版物有《创造季刊》、《创造周报》等。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,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,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,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,力求本身之。

名词解释新青年
  中国现代文学史、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。1915年创刊于上海,原名《青年杂志》,陈独秀主编。“五四”前后以《新青年》为主要阵地,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。创刊号发表的《敬告青年》提出了民主、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,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。

名词解释新文学文学制度象征诗派
  新文学、文学制度、象征诗派的名词解释如下:新文学:通常指的是1917年以后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,它以白话文为主要创作语言,强调文。文学制度的研究是文化研究和文学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象征诗派:这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,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。象。

创造社名词解释
 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。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,主要成员有郭沫若、郁达夫、成仿吾、张资平、郑伯奇、田汉等,当时他们都是留日学生。先后创办的刊物有《创造季刊》、《创造周报》、《创造日》、《洪水》、《文化批判》、《流沙》半。

名词解释创造社
 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。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,主要成员有郭沫若、郁达夫等,主要出版物有《创造季刊》、《创造周报》等。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,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,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,认为于。

名词解释创造社
 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社团,它成立于1921年7月,由郭沫若、郁达夫、成仿吾、张资平、田汉、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。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,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,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,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,力。

胡风名词解释
  在日本期间,他积极参与左翼文化运动,并于1933年因参与进步活动被驱逐回国。回国后,胡风与青年作家梅志结婚,共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。胡风的文学观点强调“主观战斗精神”,主张文学应紧密联系社会现实,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。他的这些观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。

名词解释文研会
  文研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,全称为“文学研究会”。文研会成立于1921年,主要成员有周作人、郑振铎、沈雁冰、叶绍钧、许地山、王统照、耿济之、郭绍虞、朱希祖、瞿世瑛、蒋百里、孙伏园等十二人。他们都是《小说月报》的编辑者和作者。文学研究会的成。

七月派当代文学名词解释
  “七月派”是20世纪30、40年代主要活动于国统区的文学流派。“七月诗派”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,也被称为七月派或七月新诗派。这个流派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反叛和创新,它与传统的律诗和格律诗不同,采用了自由诗的形式,打破了传统的韵律和格。